時節(jié)不居,歲月如流,不知不覺,我們迎來了小年,在這喜慶美好的日子里,送上最美好溫暖的祝福,祝愿全校師生在新的一年里,生活美滿,健康平安。

小年的來源
小年,又叫祭灶節(jié),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祭灶神的日子,傳說在農(nóng)歷臘月二十三這一天,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(bào)各家善惡,讓玉皇大帝進(jìn)行賞罰。百姓們知道后,紛紛在臘月二十三日這天祭拜灶神。希望灶神可以多向玉帝匯報(bào)家里的好事,久而久之,臘月二十三日就成了送灶神的日子,也被人們稱為小年夜。
在北方小年時間是臘月二十三,南方小年時間是臘月二十四,盡管時間上有些許差異,但小年一到,也就說明“年”就要來了。這天過后,人們也就開啟“過年模式”,家家戶戶開始為過年做準(zhǔn)備。
小年習(xí)俗
01.大掃除
每至小年,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(wèi)生,清洗各種器具,拆洗被褥窗簾,灑掃房間庭院,撣拂灰塵蛛網(wǎng),干干凈凈迎新春。在北方稱為“掃房”,南方稱為“撣塵”。 因“塵”和“陳”諧音,新春掃塵也有除“陳”塵布新的含義,其用意是把一切“窮運(yùn)”、“晦氣”等不好的東西統(tǒng)統(tǒng)掃出門,寄托了人們對破舊立新的美好愿望。
02.吃灶糖
灶糖,是由麥芽糖凝固,外面再裹上一層芝麻制作而成的,有健脾胃、滋陰清火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民間傳說,每年臘月二十三,灶王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(bào)人間善惡,讓玉帝進(jìn)行賞罰,人們?yōu)榱俗屧钌裾f些好話,于是便供奉灶糖,意在用糖糊住灶王爺?shù)淖?,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。
03.吃餃子
在很多地區(qū),一到臘月就開始吃餃子,冬至要吃,小年也要吃,大年三十、初一初五初七也要吃餃子......在小年這一天,民間也要吃餃子,寓意著“送行餃子迎風(fēng)面”。
04.沐浴理發(fā)
民間有“有錢沒錢,剃頭過年”的說法,小年這天,大人、小孩都要沐浴、理發(fā)去迎接新年的到來。意味著把上一年的塵?;逇馊肯吹?,迎接新一年的好運(yùn)。所以,除了家里面要煥然一新,每個家庭成員也要洗浴、理發(fā),褪去過往的晦氣,開啟新年吉祥順利的好兆頭。
小年詩詞
小年
【宋】文天祥
燕朔逢窮臘,江南拜小年。
歲時生出樂,身世死為緣。
鴉噪千山雪,鴻飛萬里天。
出門意寥廓,四顧但茫然。
小年夜
【明】吳與弼
虛堂明燭小年時,子弄瑤琴父詠詩。
會得心中無事旨,樂夫天命復(fù)奚疑。
祭灶詩
【宋】呂蒙正
一碗清湯詩一篇,灶君今日上青天。
玉皇若問人間事,亂世文章不值錢。
祭灶與鄰曲散福
【宋】陸游
已幸懸車示子孫,正須祭灶請比鄰。
歲時風(fēng)俗相傳久,賓主歡娛一笑新。
雪鬢坐深知敬老,瓦盆酌滿不羞貧。
問君此夕茅檐底,何似原頭樂灶神?
祭灶詩詞之二——七絕詩
【宋】蘇軾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飽蕭條半月無。
明日東家當(dāng)祭灶,只雞斗酒定膰吾。
— END —
文字 | 吳貴薪
圖片 | 孟珊
編輯 | 左撿
一審 | 企劃部
二審 | 潤菲
三審 | 周新合